一、关注课堂时间的分配。教师的导控制在12分钟以内,学生学习活动要达到24分钟以上,要有4分钟预习指导安排。
二、重点要关注学生的活动。
1.能按要强求认真完成预习,做好了预习笔记。
2.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,在课堂上参与自主、合作学习人数达到100%。
3.能围绕学习目标参与学习,态度认真,习惯良好,乐于自主,善于合作,勤于探究,学习质量高。
4.能按要求当堂完成达标检测。
三、教师的指导也不能忽视。
1.能准确把握“三维目标”和重点、难点。
2.课堂坚持以学生为中心,并关注了全体学生。
3.依据“361”导学模式撰写的导学案和上课,体现导学教学模式“先学后教、先试后导、先练后讲、多练少析”的原则,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、合作学习及自我管理。做到没经过学生认真自学的不讲解,没经过学生充分独立思考的不交流探究,没发现学生思维困惑点和障碍点的不讲解。导学过程和环节流畅。
4.围绕“三维目标”能启发、善纠偏、真解惑,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。
5.充分利用和调动了小组学习,组织了当堂达标测评,严格按规定导学。
6.注重学习方法指导,关注学习过程。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,使全体学生都能够有效地投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之中,并有强烈的求知欲望。
四、最终要关注导学的效果。
1.学生获得新知识的量和质达标。
2.学生处于乐学、善问、会听、敢议、能评的学习状态。
3.学生充满激情,思维活跃,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高。
五、教师的素养也不能不看。
1.教师具有深厚扎实的导学基本功,能规范设计导学案,能组织和指导学生自主、合作学习。
2.语言规范、凝炼,表达能力强,书写端正。
3.教态亲切端庄,有感染力。
4.媒体资源使用恰当。
5.有自己的教学风格和个性。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